立春就快要到了,这意味着新一年的到来,在我看来,他也真正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
中国古时候很看重节气,因为以前的中国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节气对农业的整个生产运作流程的时间控制起最关键的标刻作用。我不知道当前的农村人是否还在很严格的按照节气进行农业生产,但就我自己本身所处的圈子来说,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不懂节气,当然更不会去使用。但我觉得,作为现代人,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应该知道节气和天文及历法的关系。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时候的中国人,主要使用农历。公历是西方人发明的东西。其实,大家没有注意到,节气其实是跟公历同步的。
农历是以月亮的圆缺为一个月来记月份,约12个月为一年,我们说中国农历属于太阴历的一种;现行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记,然后里边很粗略很不严谨地分了12个月出来,我们说现行公历是属于太阳历的一种。如果没有一些记录工具作为帮助,一般人很难相对准确地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日期。我们应该还记得鲁宾逊漂流记中,主人公在自己一人野生的时候,仍然坚持把日期刻在墙上,顽强地和外边的人类社会日期同步。但是,如果万一哪一天,他病了,昏迷了几天才醒来,他就会发现有几天没有记日历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昏迷了几天了。如果鲁宾逊是中国人,他就可以晚上抬头看看月亮的盈缺,我觉得如果能熟练观察月形的人,他对今天到底是初八还是初九这种问题,答案误差不会超过两天。可惜鲁宾逊应该使用的是公历,这样其实他在这方面还是很吃亏的。
这样的话,是不是使用太阴历就是比使用太阳历好?那也不能如此武断,其实跟我们的普遍印象恰恰相反,中国人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太阳历对季节准确划分的优势,因为节气划分就是根据由于地球公转造成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变化来进行的。
每年的立春,铁定就是公历2月4日,这一天的某个时刻,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过了这个时刻,太阳的直射圈就开始往北回归线移动。所以,我觉得,以每年的立春作为一年的起始是最有科学根据的。
中国古时候很看重节气,因为以前的中国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节气对农业的整个生产运作流程的时间控制起最关键的标刻作用。我不知道当前的农村人是否还在很严格的按照节气进行农业生产,但就我自己本身所处的圈子来说,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不懂节气,当然更不会去使用。但我觉得,作为现代人,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应该知道节气和天文及历法的关系。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时候的中国人,主要使用农历。公历是西方人发明的东西。其实,大家没有注意到,节气其实是跟公历同步的。
农历是以月亮的圆缺为一个月来记月份,约12个月为一年,我们说中国农历属于太阴历的一种;现行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记,然后里边很粗略很不严谨地分了12个月出来,我们说现行公历是属于太阳历的一种。如果没有一些记录工具作为帮助,一般人很难相对准确地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日期。我们应该还记得鲁宾逊漂流记中,主人公在自己一人野生的时候,仍然坚持把日期刻在墙上,顽强地和外边的人类社会日期同步。但是,如果万一哪一天,他病了,昏迷了几天才醒来,他就会发现有几天没有记日历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昏迷了几天了。如果鲁宾逊是中国人,他就可以晚上抬头看看月亮的盈缺,我觉得如果能熟练观察月形的人,他对今天到底是初八还是初九这种问题,答案误差不会超过两天。可惜鲁宾逊应该使用的是公历,这样其实他在这方面还是很吃亏的。
这样的话,是不是使用太阴历就是比使用太阳历好?那也不能如此武断,其实跟我们的普遍印象恰恰相反,中国人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太阳历对季节准确划分的优势,因为节气划分就是根据由于地球公转造成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变化来进行的。
每年的立春,铁定就是公历2月4日,这一天的某个时刻,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过了这个时刻,太阳的直射圈就开始往北回归线移动。所以,我觉得,以每年的立春作为一年的起始是最有科学根据的。
Labels: 無心插柳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